2025-05-28 02:07来源:本站
关键的外卖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不太可能很快降息。虽然一些人最初预计2024年年中会降息,但修正后的预测表明,降息的时间更长,到2025年可能会降息三次。
澳大利亚央行仍然专注于控制通胀,目前通胀仍高于2-3%的目标区间。尽管通货膨胀有所缓解,但在服务、住房和工资等领域,它仍然具有“粘性”。澳大利亚央行对过早降息持谨慎态度,担心此举可能重燃通胀。
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失业率低,工资不断上涨。这将推迟降息,因为强劲的工资增长可能加剧通胀。在考虑降息之前,澳大利亚央行正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降温迹象。
尽管通货膨胀率降至3.8%,但仍高于澳大利亚央行的舒适区。强劲的需求、工资增长和不断上涨的油价等因素使通胀居高不下。这使得2023年不太可能降息,澳大利亚央行将在2024年采取谨慎的做法。
虽然推迟降息似乎具有挑战性,但高利率环境可能会让经验丰富的房地产投资者受益。在某些领域,竞争减少和需求疲软可能会带来战略性的购买机会。当利率最终下调时,具有长期前景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潜在的市场增长。
许多房地产投资者和房主都在急切地等待利率开始下降的那一天,希望这将减轻抵押贷款还款增加的负担,提振房地产市场。
但如果你预计利率即将下调,你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你的时间表。
看来我们要等待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出手解困,可能要比预期的时间更长。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前瞻性指引,暗示不会很快降息。
美联储行长米歇尔?布洛克(Michele Bullock)强调,尽管通胀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央行希望避免过早降息,以免使其在降低通胀方面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散。
澳大利亚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如果有必要将通胀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它准备在更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许多最初预测2024年年中之前可能降息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现在都修改了他们的预期。
预测利率走向的“货币市场”现在表示,1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一。他们现在预计明年将降息三次,到2025年12月将现金利率降至3.7%。
同样,四大银行中有三家预计明年初将首次降息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利率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下降的3个原因。
澳大利亚央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的信息始终如一:控制通胀是其首要任务,即使以短期经济痛苦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仍然徘徊在澳大利亚央行2-3%的目标范围之上,央行已经发出信号,在确信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之前,它不会降低利率。
尽管通胀已从峰值回落,但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服务、住房和工资领域,通胀仍具有粘性。
其结果是,尽管全球通胀开始降温,但国内压力将使通胀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
澳大利亚央行知道,过早降息可能会重新引发通胀压力,这将适得其反。
这意味着,最初预测到2024年中期可能降息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现在正在修改他们的预期。
预测利率走向的“货币市场”现在表示,12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一。他们现在预计明年将有三次降息,到2025年12月,现金利率将降至3.7%。
最新的失业数据使得今年降息的可能性降低。
9月份,逾6.4万人找到了工作,使失业率维持在上月向下修正4.1%的水平不变。然而,参与率——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适龄劳动人口的比例——创下了67.2%的历史新高。
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是推迟降息的另一个因素。澳大利亚的失业率仍然很低,职位空缺仍然很高,这一直在推动工资增长。
更高的工资通常是一个积极的经济信号,但也会导致更多的支出,从而加剧通货膨胀。
如果工资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澳大利亚央行将需要对过早降息保持谨慎,因为这可能会增加通胀压力。
澳大利亚央行正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然而,如果就业率保持强劲,工资增长保持强劲,短期内降息可能是不合理的。
我们听到很多关于通胀仍居高不下的言论,而澳大利亚官方公布的通胀率为3.8%——仍远高于澳大利亚央行2%至3%的目标区间。
虽然通货膨胀率正在下降,但稳定的工资增长、强劲的需求和油价的小幅上涨可能会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高于澳大利亚央行预期的水平。
普遍的共识是,我们在圣诞节期间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小。
通胀数据继续显示出顽固性,美联储更注重确保长期物价稳定,而不是为抵押贷款持有人提供短期救助。
即使通货膨胀有所缓和,房价也在降温,但很明显,在2024年降息的任何举措都为时过早。
相反,澳大利亚央行可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直到2024年,在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之前,密切关注通胀得到明确控制的迹象。
这并不一定是坏消息。当前的高利率环境也可能带来机会。
那些现在有能力投资的人可能会从竞争减少和价格下降中受益,特别是在需求疲软的地区。
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眼光长远的投资者,那么这个反周期时期可能是战略性进入市场的好时机,因为你预计,当降息真的到来时,可能会重新点燃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