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18:09来源:本站
在霍恩海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两位古生物学家塞缪尔·库珀和艾琳·麦克斯韦尔发现了一具侏罗纪时期的鱼化石,研究表明这条鱼似乎是因为吞下了一只过大的菊石而死去。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在《地质杂志》上发表。
这具化石被命名为巨翼龙,出土于德国的Posidonienschiefer Formation,年代可追溯至1.74亿到1.82亿年前,属于侏罗纪早期。这条鱼属于放光鳍鱼类,类似于现代的狮子鱼,具有多骨和鳍状的特征。
研究人员在化石的腹部发现了多种猎物的残留物,包括一些软体动物,这些动物与现代的墨鱼、鱿鱼及小型鱼类相似。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一只直径约10厘米的菊石海螺,未见消化迹象,表明这条鱼在吞下这只有壳生物后不久便死去。
研究者指出,这只菊石的体积过大,鱼无法消化,可能是鱼误认为它是可食用的,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被卡在了口中。此时,鱼无法将其吐出,只能强行吞下,导致菊石的外壳堵塞了肠道,造成充血或内出血,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在数小时内致命。
研究人员推测,这条鱼在死后沉入海底,随后被泥土覆盖,和其胃内的物质一同埋葬(研究者称这只菊石保存得相当完好),为数百万年后科学家的发现留下了证据。
这一发现是首次在一种已灭绝的厚柱石鱼中确认其致命的最后一餐,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表明,在侏罗纪时期,菊石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频繁地成为硬骨鱼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