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18:24来源:本站
泛欧交易所首席执行官布伊纳直言不讳地表示,今年对首次公开发行(ipo)来说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年份。
他在港交所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就ipo而言,2023年无疑是干涸的一年。”
他在港交所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就ipo而言,2023年无疑是干涸的一年。”
与2021年和新冠疫情前的繁忙时期相比,今年国际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上市。
从全球来看,2023年并不是上市或回归牛市的大年。与此同时,爱尔兰也面临着大批知名人士离开当地证券交易所的局面。
根据投资分析公司PitchBook提供给《星期日独立报》(Sunday Independent)的数据,今年迄今为止的IPO估值为611亿欧元,但仅英国半导体公司Arm一家的IPO就大大扭曲了这一数字,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的市值约为480亿欧元。
尤其是对科技行业来说,IPO通常被视为行业的巅峰,达到了一个股东可以退出并获得健康回报的增长点。
许多人曾希望Arm这样的上市能为科技公司的IPO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摆脱一些束缚,重燃对IPO的信心。虽然Arm的表现并不差,但它的表现并不像旁观者所希望的那样出色。
安永(EY)企业融资合伙人弗加尔?麦卡利维(Fergal McAleavey)表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没有太大变化”。
,
McAleavey说,由于利率仍然很高,投资者和公司对公开上市的信心并没有太大变化。
至关重要的是,公司现在有更多的融资选择,而不是公开上市的单一结局。
McAleavey说:“现在有一件大事,过去一两年一直没有消失,那就是公司可以选择,无论是传统公司,还是科技或生命科学公司等更具创新性的公司,以及私人资本。”
他说:“我认为,现在市场上的资金量或他们所说的‘干火药’是如此之大,这意味着IPO是一种选择,但它不再是20年前可能被视为的圣杯。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是最终的出路,而现在确实有一些大型基金可以很容易地为一家大公司提供资金。”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即企业作为私营企业坚持的时间要长得多。
数字健康公司Spectrum Life首席执行官斯蒂芬?科斯特洛(Stephen Costello)表示,到2024年,科技行业将对ipo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他说,过去18个月促使企业大幅调整重心,更加强调盈利能力,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
“这导致了对一些公司的精简,尽管它们的前景令人振奋,但它们的经济模式却不可持续。
他表示:“在我看来,企业显然倾向于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私有化,以受益于这种策略提供的保护。”
未来几年上市的公司可能会在作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做了长期努力之后上市,而不是迅速上市。
他说:“这在爱尔兰医疗科技行业尤其明显,我们看到公司在达不到预期的情况下迅速倒闭,而过早的ipo往往会加剧这种情况。”
“尽管在由风投支持的私人控股公司中,业绩压力仍然存在,但总体而言,实现目标或更灵活地管理有关延迟的讨论的机会更大。”
爱尔兰健康科技公司HealthBeacon的困境就体现了这一点,该公司最近从泛欧交易所都柏林证券交易所(Euronext Dublin stock exchange)摘牌,并接受了审查。
HealthBeacon于2021年在都柏林泛欧交易所(Euronext Dublin)上市,融资2500万欧元。与瑞安航空(Ryanair)等许多大公司相比,该公司的市值要小得多,但它寻求公开上市,而不是继续进行一轮又一轮风险投资的典型路线。
如今,在经历了艰难的美国扩张和数月的股价下跌(最终导致其股票从公开市场退市)之后,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吉姆?乔伊斯(Jim Joyce)在最近几周离开了公司,法院任命了一名检查人员对该公司进行检查。
高等法院最后听说,审查员收到了几份对该公司的严肃报价。
HealthBeacon在早期阶段选择公开市场的经验可能不会给考虑这一选择的公司带来最大的信心。
安永的McAleavey表示:“你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上市,而你却没有看到股价大幅上涨,你认为这应该反映在赢得新合同或其他因素带来的盈利增长上。”
这些问题可能会迫使企业考虑其他可行的选择,同时也会形成一种局面,即ipo成为规模大得多的公司的领地。
McAleavey补充说,重要的是要为科技初创公司保持持续的早期种子资本流动,以及为后期融资提供可用资金,以保持选择的开放性,并创建一个可靠的公司管道,有朝一日可能上市。
PitchBook的欧洲、中东和非洲私人资本分析师尼古拉斯?莫拉(Nicolas Moura)认为,对于ipo而言,2024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想得越多,明年的情况就会越相似。我认为(高)利率将持续下去。我知道有降息或降息的传言,但坦率地说,鉴于过去两三年的情况,我不确定这是否会彻底改变IPO市场的情况,”他表示。
“保荐人看到了这些股价暴跌,他们认为我们不需要通过公开途径。我们可以进行企业收购,也可以进行二次收购。”
尽管市场波涛汹涌,但美国仍是许多科技公司在IPO时机到来时的首选目的地。与泛欧交易所(Euronext)或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相比,纳斯达克(Nasdaq)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知名度更高,流动性也更强。
“假设你是一家科技公司,你更愿意去美国上市,而不是欧洲,因为欧洲对科技公司来说没有那么大,流动性差,投资者少,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少,而在美国,流动性要大得多。资金到处自由流动。”
在更近的地方,泛欧交易所都柏林(Euronext Dublin)也在与自己的问题作斗争。近几个月来,有多家大公司从港交所退市,或将主要上市地点迁至美国。
{"quote":{"text":" '这些公司做出的决定是由他们的工业发展驱动的。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不幸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建材巨头CRH将其股票从都柏林交易所撤出,转而在纽约和伦敦两地上市。最近,Paddy power的所有者Flutter Entertainment表示,它将在2024年采取同样的行动。
泛欧交易所首席执行官Boujnah对此不以为然,称这是“正常的业务流程”。
“我们与那些宣布有意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进行了良好的对话。很明显,正如它们自己提到的,它们将上市地点移至纽约的理由,是受其产业战略的基本动态驱动的。”
“这些公司是根据自己的产业发展做出决定的。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不幸的。老实说,这是正常的业务流程。”
例如,CRH目前主要关注美国市场,这意味着在美国主要上市更有意义。
但在幕后,泛欧交易所对这些离职发出了警告。
泛欧交易所就爱尔兰证券交易所的状况及其未来的生存能力对爱尔兰政府和财政部长迈克尔·麦格拉思进行了游说。
会议议程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减免印花税,这将使在爱尔兰证交所的交易更具吸引力。印花税是投资者为交易支付的税。
然而,在政府最近公布的《财政条例草案》中,没有任何关于印花税的举措。
尽管在都柏林和欧洲其它地区上市的未来可能尚不可知,但ipo的萌芽很可能首先出现在美国。
“我认为美国经济也开始好转,美国的数据也有所好转,所以希望我们能开始看到更多的美国ipo,”McAleavey说。
“你可以在圣诞节后的时期看到,新年伊始的前景更加乐观,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美国企业的盈利表现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