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09:14来源:本站
迈克·多兰
路透伦敦8月12日电-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或许终于重新掌握了利率市场,但它肯定在对那些似乎对其谨慎漠不关心的股市投下了警惕的目光。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本周将参加为期两天的国会听证会,他相信美联储去年12月发出的有关今年晚些时候适度降息的信息,最终得到了利率期货和美国国债的关注。
但只要看一眼华尔街股指因人工智能而飙升至新纪录,以及芯片制造商和几乎所有与人工智能热潮相关的股票近乎疯狂的表现,他就会回想起前任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的沉思。
1996年12月,格林斯潘在一次关于美联储历史及其职责的冗长演讲中,就股市的“非理性繁荣”以及美联储应采取的措施发表了看法,引发了短暂的市场恐慌。
他相对没有争议的回答是,类似泡沫的股价不是美联储的担忧——除非它们的错误定价影响了更广泛的经济,或者它们破裂的威胁有可能破坏整个金融稳定。
但这句如今家喻户晓的名言击中了要害,在几天内颠覆了当时看似泡沫的全球股价——这是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当年一直保持政策稳定的美联储可能有意通过加息刺破股市泡沫。
格林斯潘当时表示:“如果金融资产泡沫破裂不会威胁到实体经济、生产、就业和价格稳定,作为央行官员,我们不必担心。”他指的是1987年的市场崩盘没有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但我们不应低估或自满于资产市场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他补充道。“因此,总体上评估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尤其是资产价格的变化,必须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人认为,如果他坚持最后的那句话,我们很可能就避免了他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主持的更大的银行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务泡沫——这个泡沫在美联储主席离任后不久破裂,给全球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也许对鲍威尔的教训是,格林斯潘承认了潜在的风险,但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抵消这些风险——1997年3月小幅加息,但又将政策维持了18个月,然后在1998年再次降息。
事实上,尽管当时奥巴马的讲话被认为是一种警告,但股市在随后的10天里只下跌了约4%,并在6周内回升至历史高点。
而且,正如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克里斯?特纳(Chris Turner)本周指出的那样,在那次演讲之后的3年里,标准普尔500指数翻了一番,只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最终的泡沫破裂带来了长达3年的熊市,而该指数用了大约7年时间才重新创出新高。
繁荣再现
然而,最近几周,格林斯潘关于市场“繁荣”的观点再次被许多金融分析师引用,以描述鲍威尔及其团队面临的一系列类似情况。
就像1991年至1996年期间一样,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大约5年内翻了一番,在10年内几乎翻了两番。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上月曾表示,整体经济中"被压抑的繁荣"可能推高通胀,并强调他对降息持谨慎态度。
虽然大流行后美联储加息和长期借贷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增长,而且债券市场自今年初以来又略有收紧,但由于股市繁荣的复苏,金融状况在更大程度上再次松动。
例如,高盛(Goldman Sachs)的美国金融状况指数本月已回落至2022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去年11月以来的151个基点中,股市飙升贡献了约94个基点。
由于美国家庭目前持有的股票在其储蓄组合中的比例达到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富裕家庭的财富效应可能相当可观。
例如,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政策制定者曼恩(Catherine Mann)上周指出,央行官员正在努力控制服务业通胀,部分原因是较富裕的家庭相对不受利率上升的影响,他们仍在旅游、餐饮和娱乐上大肆挥霍。
因此,抛开泡沫风险不谈,我们或许有充分的政策理由担心股市螺旋式上涨的影响。
但这取决于你看待它的方式。
许多人认为,各国央行应该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欢呼,因为它刺激了生产率的飞跃,这将使经济在不出现过热的情况下更快地扩张,并消除了通过加息来减缓增长的必要性。
Invesco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胡珀(Kristina Hooper)认为,股市整体估值看上去存在泡沫,只是因为“瑰丽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的微弱领先优势造成的。这七家公司预计未来一年的盈利增幅几乎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其余493家成分股公司的五倍。
她说,与上世纪90年代末因希望而上涨的互联网股不同,这些股票是真正的基本面支撑。
“这不是‘非理性繁荣’——它更像是‘理性繁荣’,”胡珀写道。
虽然鲍威尔不太可能想要明确地效仿他现在名誉扫地的美联储前任,但他可能很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事情平静下来。
本文仅代表路透社专栏作家作者的观点。